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则意味着中国将鼓励资信更好的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将更有意愿服务于中小企业。
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人民币占款增长过快,形成了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中国的现行金融体制在许多方面不利于金融创新,有待深化改革。
例如美洲银行分阶段对建设银行进行投资,总共投资119.1亿美元,到2011年,四次减持股份,累计获利75亿美元。关于金融机构的相互准入。第五,深化中国金融改革 中国金融改革是金融深化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是不断放松金融管制减少政府干预的过程。这对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市场配置资源,让市场决定资产价格,才能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全球贸易失衡,中国积累了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是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造成的,但是在美元贬值寻求其国际收支平衡的过程中,中国的美元资产都蒙受巨大损失。
如果海外的人民币资金能超过10万亿元,中国的货币、信贷、人民币的结汇政策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会对中国的投资、资本市场国际化、股票市场的国际化、基金行业等,产生深远影响。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出手救助花旗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干预市场。因此对医药产业还是非常看好的,未来的投资机会还是非常多。
李迅雷:医药行业的文艺复兴,互联网医药,产业政策导向和并购,好观点。看这个市场,未来的投资为什么焦虑,未来投资可能不像以前2006年、2007年的模式,宝钢股份能挣钱100亿,我柳钢比你差一点,也能挣10亿,收益率都差不多。周睿是搞医药板块研究的,我们也请他谈谈这方面的投资心得。下面有请唐祝益,我来海通之前就听说过他的大名,做策略做的非常好,现在也是在招商基金做基金经理,请唐祝益也对市场策略发表一下真知灼见。
再者是人的后市场,今年上海马拉松报名情况确实让我惊讶,原以为像马拉松这样无聊的运动一般人不会喜欢,没想到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节奏和板块轮动上来说,急速大幅上涨后的板块,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横盘或者调整,切换到别的相对落后的板块。
大家观察数据可以看到,今年1-10月份中国房地产的住宅销售量下降9.5%,住宅销售额下降9.9%。谈到市场钱多,大家一直在谈各种资金都在入场,房地产资金向证券市场的转移。齐东超提出在存量条件下,资本市场可能是你死我活的市场,结构性的牛市格局不太会变。前面我们宏观、策略还有固定收益的报告中都整体上看好明年的市场机会,我们还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短期市场非常的疯狂,疯狂之后肯定还会有一定时间的喘息。
最后是财富的后市场,传统的卖房子、简单加工业赚钱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还了,存量财富管理成了重要的课题,我们会看到这个市场需求在爆发,从今天会场的人数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行业在壮大。现在的投资会存在你有收益我没有,或者直接亏损死掉的情况。增量资金还包括散户的资金,我们现在也能看到银行也是在积极鼓励客户配置权益性资产。我认为1万亿的淘宝公司市值是以牺牲10万亿的存量市值为代价的,目前的经济体发生了大量的结构性的变化,少部分公司在迅速的成长,以大部分企业的损失为代价。
但我们存量的A股市场的公司绝大部分是传统经济的代表,经常出现上市公司10个亿买一个资产,A股市场最后给予高估值,市值达到100亿的情况。唐祝益:站在目前这个时点我们每个人都看到资金向股票资产配置的趋势,我们现在要问的是这种趋势要维持多久?首先要问资产配置转移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发生?我想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房地产行业的拐点已经出现。
这个过程当中,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会回复止跌回升,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是否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医药未来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预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先看市场的存量资金,为什么指数能一路推升,与存量资金调结构需求关系很大。这实际上是销售价格出现下降,房地产作为财富储藏的功能实际是在下降。这两个板块已经走了两年的牛市,现在跟我们大盘的上涨又衔接起来,总体来讲A股市场的火爆上升,是中国的主流资金从实物资产投资转向金融资产投资有很大相关性。还有生物医药这块都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今年研究很多公司,非常兴奋。原先市场资金在成长股上的配置比例过高,推动指数上涨还是靠这些低价低估值大盘蓝筹股,先是券商紧接着是保险、银行,还有一些其他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按照我个人的判断这将是历史的峰值,今后不可能再超越,这个就意味着我们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有个说法房地产进入了白银时代。
周睿:首先谢谢老东家的邀请,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李迅雷:主要的就是社会利润的再分配,券商今年盈利也将非常很好,很大的利润是来自于市场和银行转移支付。
我们往前看对市场乐观,但具体到哪个公司哪支股票,是一种纠结。第二层面是增量资金,有一部分是机构的资金,原先比如到年底可能降仓位的一些绝对收益资金,还有保险公司可能今年已经完成了考核,这些资金明年年初应该还要进一步增加在股票上配置比例,估算下来规模应该达到千亿的规模,这是增量资金的机构部分。
除此之外,不管出现什么负面因素、什么样的调控政策,房地产销售量从来没有出现过年度下降。现在看到的不管从股票融资余额增长趋势,还是大家对证券市场的关注程度上也能感受到证券市场的温度在快速上升。
接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趋势会维持多久,还是要回到房地产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以怎样的方式调整。我个人依旧看好军工和信息安全,大家可以看去年曾经涨得非常好的传媒、电子的一些公司,今年表现低迷,去年计算机涨幅居前,今年计算机的排名继续在第一名、第二名。今年快要结束了,明年我们的股市会怎么走?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把握投资机会?今天非常有幸请来了四位基金经理,同时也是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业绩都非常好,这四位也曾经在海通研究所工作过,也是优秀的研究员。当然,今天大家集聚一堂,还是寻找机会的,不是听大家讲风险的。
她已经想停发了,因已远远超出她的预期了,但是资金还是持续涌进。其实海通的宏观研究团队也提出类似的观点,现在的中国经济,以前是叫增量经济,现在叫存量经济,存量经济时代更多是结构性的变化。
具体谈到资产配置,未来是个既充满期待也充满恐惧和焦虑的时代,我们未来几年可能还会投资的黄金年代,前提是做到好,市场仍可能还是结构化,非常偏激的结构化,配置上如果确实选对了行业、公司,业绩就会非常好。先说结论,我们坚定无比地看好市场。
再次,看好大金融板块,增量资金入市会推升金融板块上涨。我是2004年中期加入海通的,也是我第一份工作,10年过去了,现在海通发展这么好,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对第一份工作,包含特殊的情感。
最近有两个段子大家都在听:投资经理去公司调研后,调研一家卖一家。从资金角度看,牛市是可期的。具体看好的行业板块,我之前写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里面几个看好的方向写的比较具体,首先我最看好的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放全球角度来看,互联网是最具爆发力的。讲到银行资金间接入市和直接入市,入市资金余额从年初的5万亿到现在可能达到16万亿,刚才王开国董事长在致辞中也提到我们居民资产配置有了大的变化,以前房地产投资的配置比较多。
本人水平有限,不一定概括得对,我试着来概括: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加上巨额增量资金推动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带来资本市场繁荣和结构性机会。为什么说很慢,因为我们老百姓在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很低,截至三季度房地产按揭余额是11.12万亿,对应50万亿的储蓄存款,100万亿的住宅总资产,所以它的调整方式不会像高杠杆地区那样剧烈。
我自己从公募基金出来后自己去接触资金,我们看到各种资金都在跑步入场。从明年来看,我对医药看是非常有信心的,整个医药产业有非常多新的东西。
医药这块包括移动电商这块会是非常大的发展方向。李迅雷:从原先的医药行业研究员成长为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标的主要还是医药,他讲的医药跟我们原先研究讨论投资的传统医药,或者简单地分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还是不一样,他更多还看到了医药行业跟我们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对于医药的需求相关,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讲我们的人生到了哪个阶段,最近传出一个段子:股市大师成长路径:证券交易入门—技术分析—蜡烛图—道氏理论—K线理论—波浪理论—大作手回忆录—交易的艺术—交易中的禅—佛经—老子—头发营养与再生—颈椎病康复指南—高血压降压宝典—精神病症状学—活着可见健康对于我们基金经理、对做投资的人都非常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医药行业还是值得看好的。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